板式熱交換器的板片當水中〔CI -〕濃度較高時就會產生腐蝕現象,以及清洗時的板片表面損傷會加劇腐蝕速率。最終導致板片表面的氧化膜保護層在結構上存在不連續、不均勻、不完整等缺陷。在有缺陷的地方由于電位低而使該處金屬成為陽極,鈍化的區域電位高,該處金屬成為陰極從而形成局部電池,腐蝕過程得以進行
陽極:2Fe -4e →2Fe2 +
陰極:O2+2H2O + 4e →4OH
這就是最開始的反應,結果造成陽極區金屬溶解而形成一些“小坑”,此時,由于水中富含氯離子,帶正電的陽極區自然會吸附氯離子。隨著陽極小坑內氯離子的不斷吸附和聚集,又發生了以下的反應:
Fe2 ++ 2Cl -→FeCl2,
FeCl2 + 2H2O →Fe (OH)2+2H+ +2CI 4Fe,
(OH)2+O2 +2H2O →4Fe (OH) 3
這樣在陽極小坑內產生了H+ ,腐蝕的結果不但沒有減少氯離子,反而使其得到還原,同時由于H+的不斷增多,陽極小坑內的pH值不斷下降,腐蝕速度大大提高,造成陽極小坑越來越深,最終導致只有零點幾個厚的板片腐蝕穿孔而造成內漏。
防護措施:
(1)不銹鋼產生氯離子點蝕是需要一定條件的,當水中氯離子濃度小于2μg/ g時,點蝕就難以產生,因此,控制水中氯離子濃度不超標是防止不銹鋼板片發生點蝕最有效、最根本的辦法。
(2)清洗板片結疤時,由于方法不當而造成板片表面受損,破壞了原有的保護膜,增大了表面粗糙度,將大大地提高腐蝕速度。因此,不能用利器刮除板片表面的結疤,更不能使用含有鹽酸成分的清洗劑,這種做法的結果是:板片清洗得很干凈,看上去很新,但板片表面沒有光澤,手感很粗糙,這種做法對板片的危害很大,應該禁止。
3 結論
(1)板式熱交換器是由于氯離子點蝕造成內漏。
(2)冷卻水中氯離子濃度超標是引起點蝕的直接原因;
(3)使用合格的冷卻水是防止板片產生點蝕最有效、最根本的辦法;
(4)清洗板片時,不能讓板片表面受損,這是減少腐蝕,延長板片使用壽命的可行辦法,尤其是不能使用含有鹽酸成分的清洗劑;
(5)對已經穿孔的板片不應進行補焊。原因(由于存在應力集中,會加速該板片的腐蝕,從而使換熱器內漏速度加快,對整臺換熱器的壽命而言是不利的,故不提倡繼續使用補焊后的板片)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
板式熱交換器的腐蝕原因及如何防護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如果你有需要就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為您竭誠服務!!